台電漲價之我思我感
最近電價可能調漲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有人指出可能是因為台電購買太多綠電,而綠電成本高,造成台電買高賣低造成虧損,不得不調漲。
台電親自出面闢謠
https://www.taipower.com.tw/2289/2512/2515/49900/2520/54921/normalPost
不過這是2022年的link,但綠電佔比從2022的 8.6% 到 2024的 11.9%,一直佔台電發購電量10%左右,所以這一篇新聞放到現在似乎還能用。
https://www.taipower.com.tw/2289/2363/2367/2372/10312/normalPost
2022年時照台電官方的發表,是因為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價格暴漲,所以台電發購電燃料支出超過預期。
聽起來合理,但我認為還有隱性的原因。
即是民主政治體制底下,容易造成「討好民眾」的政治人物,造成政策容易只看近利、損失長遠的利益。
而這樣的體制,放在華人社會又容易被放大,因為華人社會習慣「共體時艱」、「報喜不報憂」
我們先來看看賴總統怎麼說。
但實際上台灣的民生用電,可以說從2008年起就未調漲,
https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43594
這合理嗎?這有充分反應物價上漲嗎?或是說,因為政府已經壓制這麼久了,從疫情、俄烏戰爭到現在,已經快到爆發的邊緣了?
我自己感覺,從疫情2020年開始,台灣CPI感覺一直未充分反應民眾體感,實際上疫情2020-2022應該隨著國際局勢漲上來的物價被壓抑下來、只是到現在開始延後爆發而已。
政府一直靠補貼民生用電壓抑CPI數據,給出一個符合大眾期待的數字,因為應該是「喜」的消息而不是「憂」的消息。
但這只是把問題往後挪而已。
民眾在疫情過後,那延遲反應的物價只是迅速地補回來而已,現在在雙北,隨便吃一餐都150起跳了。
而且補貼電費這一做法,我覺得還是有失公平性,畢竟每個人用電量本來就不同,本來就很難適惠每個人,補貼也未針對低收入戶等,可能更多有優惠到的是多數一般小康家庭甚至高收入戶。
同樣的這一種補貼模式,台鐵就是一個案例,更好理解。
台鐵凍漲30年,中間都靠政府補貼,終於近來公司化後,可能要打破凍漲了。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3938
但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台鐵,對於完全不需要搭到台鐵的人,可能真的或多或少會有種乾我屁事的感覺。
我並不完全贊同「在野黨提普發現金10000元是暫時的」這樣的想法。
實際上不管是台電或是台鐵本來就應該回歸市場機制,一萬元也是可以拿來繳電費,這樣是更公平地,每個人自己要怎麼處理自己的一萬元都可以。
但民主社會,尤其是二黨獨大時,就是很容易出現短視近利「討好民眾」的政策。
今年台電擬調漲、政府欲介入補助這件事的成因,其實只是從疫情、俄烏戰爭一直到現在的延後爆發,
而本質是,台灣還沒有那麼開放經濟、市場導向的國家。